盛裝舞步(法語:dressage,也叫花樣騎術),dressage一詞來自法語,是訓練的意思,其目的是要訓練馬匹的服從度,并聽從主人的指揮而做出動作,而且注重馬匹的前進氣勢(impulsion)及收縮(collection)。在比賽中,騎手頭戴黑色禮帽,身著燕尾服,腳穿高筒馬靴,伴隨著悠揚的旋律,駕馭馬匹在規定時間內表演各種步伐,完成連貫流暢,規范性的動作。這個過程中,人著盛裝,馬踩舞步,騎手和馬匹之間展現出協調融洽,流暢灑脫的韻律,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藝術性。
盛裝舞步比賽時,馬和騎手要在長60米、寬20米的場地內用12分鐘的時間完成一系列規定和自選動作。以騎手完成動作的風度、姿勢、難度等技巧和藝術水平評分。盛裝舞步個人賽和團體賽分別于1912年和1928年被列為奧運會馬術比賽項目。
場地要求
盛裝舞步比賽在長60米、寬20米的平整沙地中進行,騎手頭戴黑色闊檐禮帽,身著燕尾服,腳蹬高筒馬靴,伴著悠揚舒緩的旋律,駕馭馬匹在規定的12分鐘內表演各種步伐,完成各種連貫、規格化的動作。
舞步
馬匹的舞步大致分為停止、慢步、快步、跑步、后退、過渡、半停止(半減卻)、變換里懷、圖形、橫向運動后肢旋轉、帕沙齊、皮埃夫、收縮、順從/推進、騎手的姿勢和扶助等步伐。其中慢步分為縮短慢步、中間慢步、伸長慢步和自由慢步,快步分為縮短快步、工作快步、中間快步和伸長快步,跑步分為縮短跑步、工作跑步、中間跑步、伸長跑步、反對跑步、簡單變腳和空中變腳,圖形分為圓形、蛇形和8字形等,橫向運動可分為偏橫步、根步、正橫步、反橫步、斜橫步。3名裁判要根據每個動作的順序和標準,按騎手的姿勢、風度、難度完成情況和藝術造詣等表現來打分。
比賽場次
騎手與馬匹須在20米x60米的場地內進行三場比賽:前兩場是指定動作 - 由國際馬術聯會設定;最后一場是配樂自由演繹 - 騎手與馬匹演繹自選音樂和自編舞步。
比賽評分
裁判會按騎手及馬匹的整體表現對每個動作進行評分,每個動作滿分為10分。以總得分最高者勝出。裁判員根據騎手、馬匹所做的各個規定動作是否正確與規整、人馬配合是否協調、馬匹是否順從和有活力等 方面給予評分。如果出現違反規定動作路線,裁判長示意騎手暫停比賽并給予糾正。第一次違反路線,從該騎手全場比賽總分中扣除2分;第二次違反扣4分;第三次違反扣8分;第四次違反即被淘汰。
比賽動作
變換跑步、后退慢步、變換方向、斜橫步、原地快步、旋轉及高級花式騎乘等。全部規定動作在十二分鐘內完成。根據完成動作的優劣,評以0-10分。動作錯誤、遺漏和超過時限者減分。以得分多少評定名次。